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閱讀》說理一
當我們溝通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取得共識,也就是我們對問題有共同的看法,並確認溝通的目標!
當然,每個人都有既定的觀點與背景知識,所以在溝通的時候,需要透過一些時間去確認價值觀。或許可以提出一連串的問句去確認彼此的想法,並藉此去引導思考,然後引導對方進入我們所設定的議題,當確認彼此的價值觀之後,我們再提出可以選擇的方案!
打個比方,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老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自由工作者!但我們可以就自身的經驗去提供參考資料,提出我們所相信的核心價值,例如自行決定工作時間、收入自主與高度彈性,讓受眾去思考這樣的議題,並自行做出符合自身職涯發展的決定!
其實在整個溝通的過程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元素,分別是人格與情感。我們的人格是否足以令人信任、過去的所作所為是否值得尊敬?這將是溝通的關鍵!除此之外就是真實的情感,也就是每一次的溝通,是否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事情,或者只為了自身的利益?如果有足夠的信任感,在不減損自身權益的前提下,使用利他的立場,相信是一場有效的溝通!
但我覺得這本書最主要的重點,應該是培養溝通的幽默感!如果能維持好的狀態,並設定好明確的目標,那麼每次的溝通,無非是想透過有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最後的結局,往往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何樂而不為呢?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閱讀》議題思考
關於如何提昇思考的能力,相信是很多人關心的議題!尤其在關鍵時刻需要做決策的時候,除了仰賴直覺之外,就需要本身具備的思考能力!
為了做出正確的決策,提昇思考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大量閱讀與大量實踐去累積資料庫與經驗!
事實上,每個決策都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去分析核心問題,透過層層的抽絲剝繭才能接近問題的核心!整個過程沒有捷徑,更沒有公式,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整理脈絡,確認問題!
因此,在議題思考之前,我們一定要先設定正確的議題,也就是問對問題!
打個比方好了,當年的318太陽花運動,到底是反黑箱還是反服貿?如果是反黑箱,其前提就是認同服務貿易協議,需要解決的是程序問題;如果是反服貿,就是連談都不用談了,因為實質的問題是,台灣的通路產業、服務業及金融產業等等,完全不需要跟中國合作!
從這個例子,我們又可以確認,關於議題思考的能力,我們首先要確認實質的問題是什麼?不要總是落入程序問題的陷阱!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關於兩岸和平協議,有人主張雙審議再加上公投,這是程序的問題,但實質的問題是,當我們開始討論兩岸和平協議,就是掉入中國設定議題的陷阱,我們不管怎麼討論,都無法跳出國內問題的框架!
當我們在思考議題的時候,還有幾個重點需要掌握,包含定義名詞、保持客觀的彈性、維持一個批判的距離去思考問題、掌握問題的脈絡與探尋真相。
或許有很多技巧需要慢慢培養,但我覺得思考議題的時候,一定要先確認這到底是不是對的問題?然後再從自己設定的問題去收集資料、釐清脈絡與探尋解決方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相信可以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閱讀》一人公司
念完《一人公司》這本書,作者強調的商業模式,應該是個人工作室的升級版,兩者的最大差異,應該是如何打造被動收入?
個人工作室就是論件計酬,我們投入多少心力就會有多少收入,沒有工作的時候就沒有收入!
一人公司則重視累積收入,就是當我們沒有投入心力的時候,是不是一樣會有收入?
一人公司的收入好比版稅收入、網站流量與品牌授權等等,核心概念是通路?好比我從事的人壽保險業,手上如果有500位客戶名單,每一位客戶就是我們的通路。如果客戶繳交保費,他們獲得保障並擁有服務,我們也會有服務收入,這就是被動收入!
除此之外,一人公司與個人工作室還有一個關鍵差異,就是一人公司比較強調結盟與共同成長,也就是所謂的聯盟的概念!
整體來說,一個公司的獲利來源會比個人工作室還要更多樣,也比較強調所謂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我們持續在探討的議題。
但我覺得,不管是個人工作室或者一人公司,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自由!也就是說,相對於用時間換取工資的模式,我們選擇另外一種謀生方式,雖然看起來不穩定,但也意味著更多空間與機會。
然而,當年大學畢業的那一刻,我們選擇了業務工作,其內心深處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不願受到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