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有沒有實際效力?政治訂單存在高度風險,大多以失敗收場!
- 2015年承諾採購2160噸虱目魚,實際是19噸,達成率不到1%,當年還造成價格跌了2成
- 2001到2011年,中國承諾的東南亞海外援助金額是1070億美元,實際是59億,達成率5.5%
- 中菲曾經也簽訂240億美元的MOU,落實10.2億,完成不到5%
中國芭樂票對農漁民的傷害
- 訂單出問題可能很多原因,為什麽一定是茶農有問題?亦或者根本就是政治問題?
- 出口農產品需要許多部會合作協助,絕對不是政治人物的個人光環!這究竟是「個人利益」或者「台灣利益」?
中國使用利誘與脅迫的手段讓你上鉤之後再予取予求,用商業模式做統戰,藉由經濟活動執行政治目的,才會發生今天這樣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