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美中新冷戰的圍堵方式

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來台,在美中新冷戰的當下,其實具有一個歷史的特別意義!


過去的冷戰,美國跟蘇俄有明確的疆界,兩國對壘是顯而易見。但是,當今的全球化造成各國的經濟互相依賴,以及網路科技的發展帶來的國界穿透性,國與國之間,已經少了明確的界線,那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圍堵?

克拉奇的經濟繁榮網路計畫(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其實就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作法!美國正在打造的,就是友善夥伴國家供應鏈,以信任為原則,召集相同價值的國家,共同拉起一條供應鏈,目前參與的國家有日本、韓國、印度、越南、澳洲與紐西蘭,剛好把中國圍在裡面!

在這個前提下,張忠謀昨晚現身於拉克奇跟總統蔡英文的聚會,更凸顯美國的戰略目的。九月十五日,華為的晶片被斷貨後,華為5G在全世界的佈局可以說是正式走向墳墓,而台積電在整個圍剿華為的過程中,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台積電的晶片,基本上就是華為的命脈!

也因此,美國現階段可能正在邀請台灣加入EPN,除了加入抗中站隊外,更想透由友善供應鏈的方式,把台積電拉到自己身邊,深具戰略意義。

這樣看起來,到底有沒有舉辦「台美商業與經濟對話」,也沒那麼重要了!因為核心的中國問題解決後,台美的商業互動機會,一定大幅增加,紅色供應鏈斷鏈之後的重組,台灣絕對有實力可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所以,如果抗中就是親台的話,或許世界各國陸續明白,對抗中國的方法,就是跟台灣友好。這件事情,美國正在幫忙,而台灣也已經準備好,即將登入這場國際戰局,成為專業玩家!


The Contest for the Bouquet: The Family of Robert Gordon in Their New York Dining-Room, Seymour Joseph Guy (American (born England), London 1824–1910 New York), Oil on canvas, Americ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