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關於帶狀節目的建議

第一點:
我們的內容可以用過去、現在與未來當作主軸,也就是一週回顧的同時,帶入我們的觀點之外,可以預測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或者可以持續關注的重點。例如,如何做好媒體識讀、如何從新聞事件去分析問題、哪些是我們應該持續關心的主題?

第二點:
國際局勢的分析,除了美中台關係的發展外,也可以觀察香港問題、美國目前的佈局、世界各國對中共的態度,分析中共接下來可能採取的行動,以及各國局勢的變化等等。例如,中印戰爭、9月的香港選舉、11月的美國選舉等等。

第三點:
國內政局,除了政治分析與新聞時事的評論外,可以持續倡議抗中法案,以及本土民主深化的政治教育。

第四點:
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過去黨國教育的「去脈絡化」以及「價值錯亂」的問題,希望我們可以多一些南部觀點以及台灣主體為核心的論述,提出我們對目前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案!

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從政治宣講的技術去談寫作

透由政治宣講去進行政治教育,選舉就是一個最好的方式。

換言之,透由選舉的過程,我們除了可以在街頭進行政治教育,也可以把講稿放在網路讓人民閱讀,其實是一舉兩得的好做法。

進行政治宣講的時候,我們抓兩個主軸就好了,其一是國民黨不再是我們未來的選項,也就是國民黨沒有參與「被選舉」的資格。其二是台灣需要一支更本土、更在意台灣主權的隊伍,將之成為人民的選項,正是我們參與政治的主要原因!

回過頭來,那我們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政治宣講以及寫作能力呢?需要先釐清的問題是,好的宣講歸功於好的講稿,所以,只要把講稿寫好,一場演講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那麼一篇好的講稿,需要花最多時間去研究的,就是如何分析問題,如何深入這個問題以及全面捕捉問題的核心,試著用各種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

我打個比方好了,例如今天大家吵得最兇的同婚議題,我們可以思考支持方與反對方的論述方式有什麼不一樣?這問題背後涵蓋的人權問題、法律問題以及價值問題,其實都是可以探討的面向。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可以擁有更大量的背景知識及更多的切入方式,就可以提出一個更廣且更深的問題,進而探討問題核心,並提出我們的觀點,也就是解決方案。

同時,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探討問題核心的時候,我們要帶著理解與諒解的心情去捕捉大家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提醒自己要帶著誠意去解決問題。

分析完問題之後,接著我們要告訴大家,方向在哪裡?也就是我們應該怎麼做?

帶著誠摯的心去說服聽眾與閱讀者,告訴大家一個我們真心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並讓人民感動,這才是專業的政治工作者應該有的態度!

唯有讓人民感動,才能燃起人民對政治的熱情,也只有這麼做,才能改變台灣目前所面臨的政治問題,我們也才有機會從現實的此岸走向理想的彼岸。

Page 98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下午和煦的陽光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伴隨著小孩到處奔跑的笑聲,大人們在一旁的樹蔭底下聊天,吃著旁邊傳統市場買來的紅豆餅,享受著自由自在的時光。

如果把時間拉回到1919年的台灣,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是,這裡曾經是日本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基地,這個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全球碩果僅存的無線電信設施。

他目前的名字是「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其實很多人習慣稱之為「明德訓練班」,曾經還有一段時間的名字是「鳳山招待所」。這個位於捷運鳳山國中站旁邊,走路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抵達地方,為什麽會有這麼多名字呢?

首先,比較令人好奇的事情是,何會日本時期的台灣,這裡需要有一座無線電信所呢?其實早在20世紀初期,各國陸續發展無線電信技術的時候,日本在日俄戰爭的海戰中獲勝,就是歸功於無線電技術的使用,因為其大幅提升海上軍艦的通訊及戰術的執行。

也因此,從1917年到1922年之間,日本依序在東京千葉、高雄鳳山及長崎針尾興建了三座無線電信所,分別負責日本本國、日本西邊在朝鮮半島與中國所佔領的領土,以及南洋群島的聯絡,並統稱為「日本帝國三大電信所」。

當時,基地呈現圓形的無線電信所,在直徑800公尺的大圓圈中心,有一座高達兩百公尺的鐵塔(相當於65層樓),周圍還有好幾十座鐵塔林立,想像一下如此壯觀的畫面,除了彰顯高雄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之外,更在無線電通信史上,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雖然這些高塔都已經看不到了,但還是可以看到鐵塔墩座遺址以及大小碉堡,門口一走進來的日式建築,就是當年的辦公廳舍及教室,廳舍後面還有水塔及庫房,慢慢走,細心觀察,我們都可以看到當時施工的用心及先進的軍事工程技術。

了解這段歷史之後,誠摯地邀請大家來一趟鳳山無線電信所!除了親眼見證日本在台灣的軍事文化之外,更要看看日本人走了之後,這裡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何這裡會變成國民政府口中的鳳山招待所呢?讓我們下次揭曉。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針對高雄市長補選聲明與期許

「這就是台灣基進,這個黨的生命就是台灣!」

昨晚就一直在等聲明稿,直到今天早上八點多看到,當下真的很感動,眼角還不禁泛起淚光,驕傲的眼淚!

這就是我認識的台灣基進啊!

堅持理念,真的很難也很辛苦,但又令人覺得驕傲。然而,核心價值本來就需要透由時間去不斷證明才能使人民感動,尤其在做出困難決定的時候!

這幾天,為了市長輔選的事情,大家都覺得有些兩難。一次中午剛好遇到學長,也當面提醒我們要跟民進黨保持距離。

從頭到尾,我們都站在一個以台灣未來為前提的格局去思考事情,卻總是被認為是民進黨的側翼?相信大家都很悶,又所有的怨氣只能往肚子裡面吞!

因為我們還小,還沒拿到話語權。但我們是一群很認真且很想解決問題的台灣人,台灣有著太多急迫的問題需要處理。

永遠擺在第一順位的,就是抗中,唯有抗中才能突顯台灣的主權問題,也唯有抗中才能解決台灣在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核心問題!

也因此,聲明文中提到親中的民進黨政客,直接給他一記直球對決,並彰顯我們的核心價值。

我們要提醒台灣人民,接近中國就是一步死棋之外,更要提醒所有的政治人物,遠離中國才能走進世界。

這也是整篇聲明文最讓人感動的地方!

看完聲明,我看到台灣基進的旗幟四處飄揚的畫面,也聽到大船出港的船螺聲。

我們正踏往新共和彼岸的方向,雖然艱辛,但這本來就是一代接著一代台灣人的歷史責任,也是我給自己一生的任務!

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美中貿易戰爭的現況分析

如果要探討全球民主防中連線的現況,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去探討。

首先,美國所面臨的問題。前年美國所發動的美中貿易戰爭,就是以經濟為主戰場的全面對峙,於此同時,美國所拉起的民主防中連線,針對的也是中國!然而,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正在疏離與分化民主國家。

例如,武漢肺炎爆發之後,世界的輿論都在撻伐中國隱匿疫情,幾乎是八十國聯軍的全面攻擊之下,中國突然宣佈香港國安法的施行,造成世界各國的看法不一,中國也成功地轉移焦點。

同時,美國還要處理國內種族歧視的問題,似乎已經演變成國際問題。但讓人覺得弔詭的事情是,幾個月前,中國廣州的黑人遭到歧視的時候,怎麼不見世界各國的輿論攻擊?

其實,美國警察執法過當,應該是美國的內政問題,就算美國文化上有種族歧視的問題,也是美國人應該去解決的事情,為何會變成全世界的問題呢?歐巴馬都當選過美國總統了,照理講,美國種族歧視的問題,應該已經邁進了一大步,為何現在似乎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背後是否有中國在操作?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美中全面對抗的當下,中國當然希望美國遭殃,進而分化美國內部的團結。

除此之外,美國年底即將進行總統大選,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內部黨派之爭,也是被見縫插針的大好機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一場全面且長期的對峙,中國當然希望美國遭殃,而北京宣傳家其實已經散佈在各個民主國家裡面,使用媒體當做宣傳工具去操作國際輿論,也是我們可以持續觀察的重點!(未完待續)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可能性的偏誤

所謂可能性的偏誤,就是我們在理解事情上面,會發生自己無法察覺的偏差。

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我們既有的邏輯框架所致,或者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型態,讓我們處理人事物的時候,無法做出最理想的決策。

因此,當我們理解這個問題之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逆向思考及使用跨領域的參考架構,也就是當我們思考事情或準備決策的時候,可以用更多元及更重視正反兩方的觀點,讓事情能夠更圓融,而不要總是憑感覺做事,這很重要!

然而,你或許會說,過去當我們判斷事物的時候,往往都是靠「直覺」,而且也蠻準的,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決策其實是需要刻意練習的功課,也就是當我們養成逆向與多元思考的時候,漸漸就會提升直覺判斷的能力,又因為判斷正確,我們更能提升逆向與多元思考的品質,如此不斷提升質與量,相信就能做出相對理想的決策,並在人生的旅途上,提出更多超前部署的戰略!


林爽文事件與韓國瑜

「誅殺貪官,以安百姓!」

這是林爽文事件的口號,發生於清朝乾隆,西元1786年間。

如果回到那一年,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思考這件事情的話,我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何會有這個口號,以及這個口號為何可以打動台灣人?

再把時間拉到當下,2020年的高雄,為何高雄人可以成功罷免韓國瑜?難道他是貪官嗎?他又犯了什麼法?

其實韓國瑜不是貪官也沒有犯法,但他為何會被人民趕下台?因爲台灣的民主社會,要求的再也不只是及格的市長,而是把標準提高到80分以上,也就是人民所期待的政治人物,應該具備有更高的政治素養以及專業能力,才能為民服務!

所以,你如果還要跟我討論黑道是否可以從政洗白,那就是汙辱高雄人的智商!

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若敢再開空頭支票(芭樂票)、若敢當選之後馬上去選總統、若敢走進香港中聯辨並有著強烈的親中色彩、若敢施政的時候漫不經心,整天只會「高雄發大財」,那不用等到你任期屆滿,人民就會提早結束你的任期,這也是高雄人這次傳遞給台灣所有從政人員的重要訊息!

我認為,台灣民主轉型的進度,又往前邁了一大步,而這一步,是高雄人用汗水跟淚水共同完成的。我們這一步,不只是關鍵的一步,更踏對了方向,更踏在台灣民主政治的歷史上面!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不只要一步步地穩健往前,更要邀請大家跟著站出來,一起踏著讓台灣前進的步伐,好嗎?

接下來的日子,跟著我們一起,用心牽起台灣的手,拉著台灣一起走,好嗎?



邱萬興先生與鄭南榕紀念館

6月5日,晚上在美麗島的遊行之前,看到邱萬興大哥走過來,特別跟他打招呼之後,我們竟然開始聊了起來!(隔天下午開票的時候,看到馮光遠經過,也是跟他打個招呼,就一起喝了杯咖啡,也是聊了一個小時,這下次再用另外一篇文章分享!)

聊天的過程當中,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連結人脈的重要性,這肯定是將來的致勝關鍵。另外還有談到過去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文宣方面應該調整的方向。

邱大哥很熱忱地答應我,願意幫大家上一堂課之外,還說我們可以拜訪鄭南榕紀念館,讓彼此有更多的互動之外,更可以宣傳我們的台獨路線。

聊天的過程當中,邱大哥一直強調,下一次的選戰一定要好好拿下所有台獨支持者的選票,這樣就可以上好幾席的民意代表,而我們也要想盡辦法開發更多以台灣本土為核心的支持者,這樣才可以擴大在台灣的影響力!

事實上,我非常贊同邱大哥的說法,這也會是將來的選戰策略,而接下來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國人愛台灣與了解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這也是我們一路走來的核心理念啊!

邱萬興大哥、立哥與我。(6/5晚上,美麗島)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閱讀》台灣七色記前記

姚嘉文先生寫的台灣歷史小說《台灣七色記》,橫跨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如果想要研究台灣歷史,千萬不能錯過這一套書。

其實,老早之前就知道這七本書,但一直還沒有展開閱讀計畫。

這禮拜二剛好姚嘉文先生去成大台文所演講,我也撥空前往,整場演講下來,除了充實台灣歷史知識與寫作技巧之外,還獲得一本《台灣七色記前記》的親筆簽名書,實在很幸運。(關於演講的心得,我寫在另外一篇文章。)

《台灣七色記前記》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其感情愈深者,其哭聲愈悲」。這也是之前奕齊常常跟我們說的,對於政治的憤怒,來自於我們對這塊土地深刻的理解。

認真爬梳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之後,我們絕對會深愛著這裡,又因為深愛著台灣,過去看到任何一個政權欺壓台灣,就更感到不捨與憤怒!

我們根據歷史的知識去明白現在的問題,閱讀歷史小說就好像搭乘一台時光機,漫遊古時候的台灣,看看當時臺灣各地發生的事件與問題之外,更可以思考,是不是當下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也是閱讀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的自主訓練。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一定可以建立自己處理問題的視野,而這個視野與知識,也是將來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決定我們觀點的重要元素!

這是我目前對於歷史閱讀的理解!


台灣七色記前記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成令方老師與李登輝先生

昨天跟令方老師聊到近代台灣婦女運動與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

過程中,我請教老師,1988年到1996年,李登輝執政時期,對台灣婦女運動與民主運動的看法?

令方老師提到,當時對於李登輝的台獨路線產生懷疑,但經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回過頭來看看他當時的做法,現在是相當肯定他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這是我在談話中的理解,或許令方老師還需要更多論述去交待她對李登輝先生的看法。)

但是,討論的過程中,令方老師也提到李登輝先生非常認真地看書,這個論點跟邱永漢先生與周玉蔻女士一樣,他們都稱讚李登輝先生是位非常用功的領導者,而這也是我跟令方老師聊天當中,獲得最重要的情報之一。

大家可以理解大量閱讀的重要嗎?

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為自己建構一個資料庫,建立一個核心價值去跟這個世界互動,實在是太有趣了!

因此,我會繼續用功努力,想辦法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除了改變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品質之外,還要改變社會與國家,一想起來就覺得很興奮!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李登輝先生

看了一系列關於李登輝先生的描寫,其實我最想問的問題是,他為何可以成功?以及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李登輝先生有兩個值得學習的關鍵,一是他非常地認真,這是我透由許多他身邊的人,看到的一個重要訊息。除此之外,他非常大量地閱讀,就如邱永漢先生曾經說過,李登輝先生會固定時間跟他買日本最新出的書並當面討論,以獲取最新的知識。


從這裡延伸知道,他其實是非常重視情報的一位領導者,周玉蔻在一次訪問說到,每次她從北京回來,李登輝先生就會約她見面,仔細了解她去中國的所見所聞。


因此,真正的戰爭就是情報戰,擁有情報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人生任何領域的戰場,都要堅信這個道理。


李登輝先生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政治問題就是所有問題的根源,而台灣人民最需要提升的,就是政治素養,如此才能共同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深思問題的解決方案!


正如馮光遠先生曾經跟我們說過,政治教育與講道理,是台灣社會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而我也把這句話放在心裡,透由不斷的閱讀、思考與請教,持續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說給願意聽的人,某個意義來說,就是我為自己定義的「建國工程」吧?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閱讀》內在英雄

關於內在英雄的定義,就是敢冒險,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勇於面對未知的世界!或許帶著特立獨行的色彩,但先知本來就是孤獨者吧?

總覺得,當我們越有勇氣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就越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找到適合自己的社群,這可能是很多人還沒有搞清楚的事情。

因為,大家已經習慣盲目地追求外在英雄,沈溺於金錢、權力、地位、享樂等,然而在追逐的過程中,反而凸顯出人心的空虛與生命格局的窘境。

反之,其實我們可能不知道,綜觀所有建立偉大事業的人,都不是世界的征服者,而是能夠征服自己的人。征服自己就是不斷自我對話、發現自己的才能、大量閱讀,逆向思考,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好習慣。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理念才是你的偶像!崇尚理念就是追尋內在英雄的唯一方法!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閱讀》台灣最好的時刻

吳乃德教授所謂台灣最好的時刻,就是美麗島事件前後的那段時間,還沒有解嚴的台灣,也還沒走出白色恐怖的陰影,甚至在1980年2月的時候,還發生了林義雄家人的血案,國家機器用盡任何方法去消滅民間追求自由民主的力量!


然而,這些事件的發生,反而更集結了民間的能量,當時黨外人士已經不惜犧牲任何代價,就是為了抵抗這個威權專制的國民政府。


我不禁想問,這些反對政府的力量是怎麼來的?大家對自由民主的想望,為何可以大於國家機器的打壓?


台灣人對自由的期待,其實是世世代代的台灣人所累積而來的!美麗島時期的台灣人,除了大量接觸西方的文明世界之外,應該也有許多從日本時期就累積而來的民主素養,這些都是讓台灣民主化的推手。


如果思想會成為行動的指引,那麼教育就是獨裁政權必須嚴格控管的領域!我們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提升人民的民主素養,持續進行政治教育,藉此為社會累積制衡國家的力量,透由本土民主的深化與國族認同的倡議,打造台灣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寫作五步驟

1.手寫初稿:
每一篇文章的起點都是先用紙筆去寫作,我們可以用紙筆去寫下字的想法,把所有想得到的東西,通通先用手寫文字記錄下來,這時候先不理會文章應有的架構。

2.擬稿:
接著我們可以透由電腦,把這些手寫文字整理成一篇文章可能的架構,這個架構也是這篇文章大致的雛形。

3.分段寫稿:
我們就以這個架構為基礎去書寫每一個段落。

4.組稿:
把這些段落都寫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組裝段落,於此同時也可以調整架構。

5.定稿:
組裝完成之後,其實一篇文章也大約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修飾內容與確認標點符號之後,就是一篇文章了!


《閱讀》西洋哲學故事

「社會科學就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我們只有深刻地了解自己之後,才能真正地認識他人!」


看完這本西洋哲學故事,我最喜歡的哲學家是斯賓諾沙,荷蘭人,1632-1677年,45歲就過世了!


他生長的時間,剛好台灣的荷蘭時期,1624-1662年,我想他應該知道台灣這個國家吧?


進入主題,總覺得,閱讀哲學需要很多的心力,因為隨時都在思考的狀態,但閱讀哲學的時候,其實也很輕鬆,因為這個同時,其實內心是非常平靜的,這就是哲學有趣的地方!


我們藉由哲學去探索更多知識,進而達到恬靜安謐的狀態,這也是斯賓諾沙給我最大的收穫。


另外,哲學其實可以帶給我們真正的自由,這個自由是建立在內心的充實,而整個充實的前提是閱讀。因此,每天只要花一點時間閱讀,其實我們當下就可以享受自由!


這個自由,又整體凌駕於物質需求的想望。


我在哲學家身上,看到絕對優雅的人格,他們不需要華麗的配件就深深吸引著人們,而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智慧,也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反觀,我看到太多人,擁有名車豪宅,家財萬貫,展現出來的品格,卻是令人敬而遠之啊!

西洋哲學故事

解決問題的方案


今天五月,我忘記把文章放上來這裡了,突然覺得有些可惜。所以我決定重新開啟閱讀與寫作計畫,大量增加自己在這裡的文章數。


回顧2018年有358篇文章,那段時間剛好是人生最迷惘的時刻。因為工作出現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一心想要找尋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當時候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大量的閱讀。


於此同時,我還去上了關於如何閱讀的課程,為了拿到講師提供的十本書單,更強迫自己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閱讀一百本書。


後來,除了獲贈十本他精挑細選的好書之外,並用優惠的價格參與一系列他的課程,這是第一次的功力大增。

然而,真正讓我的寫作能力大幅提升,其實是從2019年初參與了台灣基進的志工行列,而這也完完全全改變了我看這個世界的視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