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閱讀》論臺灣及臺灣人



我們必須長期從事文化深耕的運動,一方面提升人民的素質,一方面讓國家生存的根基得以深化。

我們必須持續發展經濟,讓經濟實力成為臺灣強健生存的本錢!

我們必須比其他國家更認真維護我們這座島嶼的自然環境,讓生活品質得以提升,讓子孫能夠永續發展。

我們必須相互包容、相互尊重,進而相互欣賞,促進族群的和諧共榮,讓多元的文化成為臺灣的資產!

我們必須不斷鼓勵新生一代積極奮發,讓他們勇於開創,讓國族生生不息,不斷進步!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閱讀》臺灣歷史圖說



臺灣自有近代化教育以來,臺灣人一百年來無法學習自己的歷史!如何增加整個社會對臺灣歷史的深入了解並減少誤解,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日治時代,殖民地人民雖然享有近代制度與設施,卻被剝奪主體性,以殖民者之意識為意識!因此,臺灣人在五十年的近代化與殖民地化的過程中,有理不清的糾結與曖昧。就殖民地的主體意識而言,喪失歷史文化是一種切膚之痛,一種令人極難忍受的局面!

從1937年到1945年,在臺灣是皇民化運動的八年,也是戰爭動員的八年;在中國則是抗戰的八年。日本從1930年代初開始侵略中國,加上八年抗戰,把中國人打出極深的仇日情緒,這樣的情緒至今仍是很容易被激發的!

1945年8月15日,戰爭是結束了。臺灣人知道日本投降了,但新的名詞「光復」還沒輸入。他們到底覺得自己是輸了,還是贏了呢?很可能兩者都不是!這個曖昧的情境與日後臺灣本地人在認同上的曖昧或許有關。

「光復」究實而言,是道地的漢人觀點!從民族主義的立場來說,漢人回歸漢人政權,「光復」當然講得過去。但對原住民族而言,「光復」真的有意義嗎?無論漢人或原住民族,最後八年的戰爭倒是他們所共同經驗的!而戰爭終於結束了,一個絕大多數人作夢也想像不到的新局面,等著他們去經驗!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歷史》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




這本書從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在世界史的地位說起,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中國政府奉命入台受降接管,發生二二八事件為止,讓我們更了解台灣之命運與世界局勢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當年的鄭氏武裝集團果然又讓島上的住民失望了!誤判脫離了異族荷蘭人的統治,以為血濃於水的國姓爺是來解救大家脫離苦海,沒想到馬上陷入手法更細膩與心態更殘暴的掠奪。這場轉換統治者的喜劇緊連的悲劇,就在這塊土地上面不斷上演。

殖民者的掠奪本質都是一樣的!這四百多年來,一個接著一個的外來政權卻越來越凶狠貪婪!

殖民主義國家通常會控制並掠奪該地區的自然資源、人力、語言、宗教、文化和交易市場。殖民主義國家亦會強加自身的社會文化、宗教與語言於被征服的民族身上。

在台灣,不管先來後到,從二次戰後的民族自決主義風潮下,脫離殖民者的新興國家紛紛在半世紀的解殖運動上得到解放。全世界只剩下台灣還在殖民者的陰影下苟且偷生而不自覺,尚在追思緬懷殖民者就是鐵一般的證據!

在當代台灣的歷史上,1980、1990年代,是台灣政治與文化本土化、台灣化的關鍵時期。從文化的轉變來思考,這個階段是台灣民族主義在文化界傳播發展的高峰!追求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建立具有主體性的台灣文化理念:台灣文化民族主義。最顯著、最值得關注的是文學、語言與歷史三個領域,此即台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的主要部分!

台灣歷史的重要事件:
1624-1662 38年的荷蘭時期
1662-1684 22年的明鄭時期
1684-1895 211年的清朝
1895-1945 50年的日據時代
1947 二二八事件
1949 國民黨撤退來台
1987 解除戒嚴
1996 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
2000 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

《閱讀》被扭曲的臺灣史

歷史上,其實有所謂的臺灣夢!而這個做臺灣大夢的國家,是日本,更是美國!

美國人除了用黑船敲開日本鎖國之門,開啟明治維新的序章之外,他們更看中臺灣!李仙得鼓動了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甚至後來馬關條約簽訂的過程中,美國更盡力促成了臺灣被割讓給日本的結果!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閱讀》弘兼憲史行銷入門圖解


這本書的主要架構有認識行銷的基本概念、確認市場與消費者、了解公司及競爭對手、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通路及宣傳(最後四個就是我們常常聽得的行銷4個P,分別是ProducPrice、Place及Promotion)。

行銷就是為了讓消費者產生購買的行為,讓產品賣得出去而已!當中又可以分作理性的行銷與感性的行銷!我目前的心得是消費者購買的當下都是感性居多,我們的大腦真的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理性!

其實購買的行為有三個步驟,分別是引起興趣與注意、產生需求及慾望,最後是促成行動!我們透過宣傳(接觸與拜訪)去引起目標客群的注意(通路),這個同時也會建立他們的問題及需求,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產品)之後就是成交動作,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促成這筆生意,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其實是困難重重啊!

現在的市場其實非常競爭,包含消費者的資訊來源越來越廣泛、競爭對手的產品優勢及我們的專業能力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元素!

現階段的我們應該把行銷的理論與市場會遇到的實務問題做個整合,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大量的行動才能明白行銷的奧義,過度的行銷會造成反效果,不足的行銷會讓我們的營業額下降,該如何取捨也是一門藝術!

目前我覺得行銷最重要的基礎是信任,也就是我們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是決定行銷成敗的關鍵,而這又牽扯到個人品牌的建立、情感鏈結與附加價值的提供!我們真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閱讀》品牌領導



關於這本書,我學到最重要的幾個概念:

1.關於品牌的打造,我們一定要設定目標客群!好比過去十多年的業務經驗,我都把目標客群設定在醫療相關從業人員,所以目前有七成以上的客戶是這個族群。

2.明確的定位與價值主張:真誠與服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透過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去提供符合需求的產品,也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

3.產品的品質。

4.包裝與設計的美感。

5.品牌的知名度、忠誠度與聯想性。

6.客戶關係管理包含功能利益(理性)與情感利益(感性):維持良好的客戶關係是所有企業與公司努力的重點,我們身為第一線的業務從業人員,當然更了解其重要性,其實這本書談到的功能與情感利益,可以再延伸為創造附加價值,也就是我們能提供什麽樣的價值給客戶,這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心得!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閱讀》知識的假象




這本書有三個核心關鍵字,分別是無知、理解的假象與知識共同體。

我們需要面對自己的無知,找尋自己可能出錯的盲點,常常跟意見不同的人聊天可以藉此思考我們的論點的對錯。

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替自己的知識體系添磚砌瓦並持續檢查過去的思考是否有明顯的漏洞?我們要清楚自己不懂的地方就是不懂,千萬不要不懂還要裝懂。
具備能力的人,視角通常較為宏觀。知道自己哪些能力有待加強,相對缺乏能力的人,渾然不知自己的不足。

整體而言,我們的無知默默形塑著每天的生活。簡單來說,一般人傾向從事自己熟知的事物,不會去做自己沒有概念的事情,如此一來,無知便深刻影響了我們採取的人生道路!

關於理解的假象,就是我們沒有自己想得那麼聰明,我們的思維多半仰賴猜測與推估,過去的觀念難以改變,因為其緊緊相連著價值與身份!同時我們腦袋裡的因果模型常常殘缺不堪又充滿偏誤,所以錯誤的觀念才無法根除。

所謂知識的假象,指的是我們不常仔細確認自身的理解而導致反科學的思維,一般人在思考的時候,重點不會放在因果脈絡,而是論述既有的看法、引述看法相同人士的論點與個人價值,或者從新聞獲得的資訊去進行論述!知識的假象肇因於我們活在知識共同體中,因而未能區分自己究竟具備哪些知識。

知識共同體的群體內成員總是給彼此觀點上的支持,群體本身卻常常缺乏專業上的支持。

總括而言,問題是出在集體思考,當全世界的知識都唾手可得的時候,我們就會有腦袋裝了一堆知識的錯覺,不去正視自己的無知再加上同溫層的支持,一旦走向極端的路線,恐會引爆危險的社會風氣。

因此我們要區分直覺與慎思的差異,意識到自己高估了直覺,價值取向的觀點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可以簡化思考,避免麻煩又瑣碎的因果分析。

思考的時候,特別要重視的問題是脈絡,可以透過理解整個事件的脈絡去分辨事實陳述與價值判斷,正視自己的無知並保持客觀的彈性,認真思考自己真正了解了什麼?

而思考就是行動的延伸,人類演化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我們有效行動的能力,我們終究是為了行動而學習!

後記:
這是最近幾個月花最多時間消化的一本書,這些內容都是偏重理論的˙ 知識,我們或許可以再勇敢一點,多仰賴直覺而不需要那麼謹慎?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閱讀》感動:創造情感品牌的關鍵法則

感動:創造『情感品牌』的關鍵法則

真正的品牌經營在於和客戶的溝通對話與建立彼此的信任,我們可以透過日積月累的努力去形成我們的品牌文化,建立共同的價值觀!

品牌最重要的元素是人,成功的品牌策略是增加客戶的「思想與情感」的佔領比例,透過服務去提供有別以往的消費感受!Touch the heart! 
我們要勇於改變,幽默風趣又充滿熱情,試著用簡單的方式去呈現多又豐富的服務內容。

情感化品牌行銷的法則:
1.把客戶變成朋友
2.從商品變成好的體驗
3.建立信任感
4.願景:理想與抱負
5.有個性
6.強調感受
7.有情感的存在才能撼動人心
8.面對面的對話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閱讀》消費森林X品牌再生

消費森林×品牌再生:李永銓的設計七大法則

現在的消費者,享受的不只是商品,而是一個消費的旅程!他們期待與品牌互動的過程中,感到充實且愉快! 

關於頂級的消費品,客戶買是心靈的慰藉與信任,賣的是個性與虛榮!一般品牌看重的只是產品本身,頂級品牌強調的是風格與附加價值。我們之所以會擁護品牌,無疑是因為其風格徹底征服了我們!因此,頂級品牌著墨的不單是其出眾的品質,還有品牌背後的文化價值,其融合了個人風格、優越感與虛榮感,消費者真正享受的是與品牌互動的過程!

當中所謂的個人風格,我目前的定義就是幽默、風趣與反叛,試著走一條自己的路去與眾不同。優越感是專業、真誠與服務,這也是我們品牌的核心價值!虛榮感是提供消費者額外的附加價值,讓消費成為一趟美好的旅程!

一個品牌的成形,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時間越久則個性越強,將來應用的範圍會越廣闊,威力也就越大!同樣的,把人放進品牌策略裡面,一個人的成功也是靠著日積月累的鍥而不捨而來!今天的台灣人,不要說一百年,就算是五年也覺得太久,一切只爭朝夕! 其實文化的建立需要一段很長的沉潛時間,不要太急躁,要有為長遠願景而犧牲短期利益的精神!